超声波和数额测量检验
日期:2018/6/22 人气:190
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几乎触及人类活动的每一个方面。狭义地说,声是指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广义地说,声是指弹性介质中机械运动;超声波是声的一种,它是指频率超过20kHz的声波,它具有良好的束射性、高强度和强穿透能力等特点,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超声诊断学是利用超声的各种物理特性,诊断器质性以及某些功能性疾病的科学。医用超声诊断仪以其无损伤,非侵入性,灵敏高,重复性好,诊断可信赖等优点,使其成为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主要影像诊断方法之一,超声诊断的发展较为迅速,应用十分广泛,并有着广阔发展前景。
超声波具有比电磁波穿透性强的性质,容易进入电磁波不能穿透或分辩的生物组织。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传播时,其强度将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这是由于超声被人体组织吸收,反射,绕射,散射等原因造成,而其中吸收是主要的。超声对组织作用的结果取决于超声辐射的强度,或称为超声辐射剂量。在超声诊断领域中,对组织无损伤是较重要的,所以超声辐射剂量应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临床检查中可知,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对超声吸收是不同的,癌组织对超声吸收较大,炎症组织次之,正常组织较小。临床医生根据反射波所在位置可以测定病灶在人体组织中的深度、大小、数量,根据反射波的幅度和波形可以推测病灶的物理性质。
超声诊断仪使用的探头频率一般在(2.57)MHz,因此人体内微小的气泡很容易与之发生共振。大于共振体积的气泡在超声波的高频干扰下,会越来越大,直到排除体外,对人体细胞不会产生影响。而小于共振体积的气泡会有一个突然变大的瞬间,瞬间的温度和压力都非常大,足以伤害人体细胞。
超声波扫描是20世纪60年代被采用的,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检查胎儿健康的安全手段,它可利用超声发回的可视图像直观地检查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如大小、胎位、有无缺陷等,因而是物理技术应用于医学的一种创举,但是,自从这项技术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质疑。加拿大的杰姆斯。坎普贝尔等人于1994年在加拿大医学邮报!上发表文章,认为儿童说话迟钝与产前超声波检查有关,接受过超声波检查的孩子说话迟缓是未接受超声检查孩子的两倍。1995年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美国一项6年的研究指出,超声波只有在怀孕24周才能查出胎儿缺陷,此时流产胎儿已不安全,所以产前超声波检查纯属多余。2001年在瑞典每日新闻!中报道说,瑞典研究人员的调查发现,在胎儿期间接受过两次超声波检查的人当中,左撇子的比例高达30.同时,最近还有一些研究提示,超声波可能影响胎儿骨骼和器官系统在子宫内的发育。
对此,研究人员认为,医生对妇女进行超声波检查应持谨慎态度,并在检查时尽量缩短检查时间和使用尽量低能量的超声波。孕妇不应过多接受超声波检查,以免胎儿的大脑受影响。
为了确保医用超声诊断仪正确无误,使用安全。国内颁布了医用超声诊断仪的计量检定规程,规程主要对八项指标进行检定:输出声强、患者漏电流、探测深度、纵向分辨率、横向分辨率、盲区、几何位置示值误差、囊性病灶直径误差。医务工作者对自己所使用仪器的性能并不十分清楚。超声剂量的大小,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通过严格的计量检定,才能判断其正确与否、安全与否。尤其是多普勒胎心仪,它的安全性能对胎儿的发育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由此可见,对超声诊断仪实施强制检定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这不仅是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需要,更是对人民健康负责的郑重诺言。苏州超声波小编资讯